Dick Fontaine(英國)
紀錄片導演,NFTS紀錄片導演系主任過去曾為樂手的Dick Fontaine,其作品遊走在紀錄片的邊緣,影像風格大膽前衛,並擅長融合紀實與虛構手法,引人入勝。他不滿足只紀錄音樂活動的外表,而更把心力專注於探討音樂背後的文化現象,曾拍攝的對象包括Betty Carter, John Cage, Johnny Rotten, Sonny Rollins, Ornette Coleman等,影片《爵士使者》(The Jazz Messenger)曾獲得多項獎座,並曾在美國院線放映。方登是第一位正面肯定並詳細紀錄嘻哈文化興起的導演,60年代時便與Mike Hodges(《黑道當家》導演)合作,以前衛手法為電視台拍攝《新節奏》(New Tempo)系列紀錄片,影響深遠;以外,他們亦成立「國際刺青者」(Tattooist International)機構,專門提供資源給有志於以進行前衛獨立製片的影像工作者。
Rangan Chakravarty(印度)
導演,資深電視製作人
Rangan Chakravarty曾在印度廣告界呼風喚雨十餘年,1993年至紐約New School 取得媒體研究碩士學位,1995-1999年間在英國的Sussex University攻讀博士,研究主題為印度流行音樂。2000年Chakravarty返回印度加爾各答後,開始製作電視節目,並拍攝電視劇情片。 2008年Chakravarty完成了第ㄧ部電影作品Bor Asbe Ekhuni,在愛情歌舞喜劇的故事架構下,鋪陳印度女性空間權利的問題。Chakravarty也以孟加拉文寫政治與文化評論、做歌詞創作,並為電影The Underground Chamber寫的歌詞,獲得BFJA最佳歌詞大獎。
Kamol Phaosavadi(泰國)
視覺藝術家
Kamol Phaosavadi目前任教於泰國頂尖大學朱拉隆功大學視覺藝術系,其視覺與行為藝術作品具獨特的美學風格,又有強烈的議題性,同時也擅長以video形式創作,與泰國知名流行樂人合作,製作具實驗風格的music video。Phaosavadi的作品經常代表泰國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威尼斯雙年展。
關本良(香港)
資深攝影師,紀錄片導演
關本良畢業於嶺南學院社會學系及香港演藝學院,隨後開始替文化藝術雜誌拍照的工作,以其感性的穿透力,獲專業攝影師學會頒授九四年愛克發青年攝影師獎,並持續參與音樂錄像及獨立短片創作,2004年獲韓國Asiana國際短片展技術成就獎。曾先後任教於城市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2007年開始電影攝影師生涯,曾與關錦鵬、許鞍華、王家衛等導演合作多部作品,2005年以《2046》獲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以及紐約影評人獎(NYFCC)最佳攝影。近年與多位台灣新銳導演合作,其中2009年《渺渺》獲台北電影節最佳攝影獎。除了拍劇情片外,關本良對紀錄片有獨特的情懷,常以細膩的角度進出於人物與生命意義之間,身兼導演及剪接的作品如《布宜諾賽勒斯︰攝氏零度》、《想一想香港:龍應台》、《乘著光影旅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