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課程師資介紹─音樂創作與製作

鍾玉鳳(台灣)
琵琶演奏家,作曲家
鍾玉鳳曾參與眾多國際音樂跨界合作計畫,從2008年德國(Musiker-ohne-Grenzen音樂越界計畫)、2009年(Magic Lute)計畫、一直到2010年(Magic Lute)歐洲巡迴,讓傳統音樂訓練出身的鍾玉鳳能夠跳脫窠臼,以優秀的琵琶編曲及即興能力,透過音樂投入與國際樂人對話的開闊空間。 
目前鍾玉鳳致力於拓展跨界的音樂計畫,其中與匈牙利小提琴家藍多許及印度打擊樂師拉米許.修旦(Ramesh Shotham)的三人組合,將成為其核心計畫。她試圖為傳統琵琶注入新聲與生命,同時也企望她的編曲創作,能讓古老的樂器—琵琶,帶給聽眾耳目一新的聆聽體驗。

萬芳 (台灣)

歌手,歌曲創作/製作人 
萬芳自大學開始孕育表演基底,至今已累積二十餘年歌手經歷,並持續活躍於樂壇。十年前涉足劇場後,萬芳拓展對「肢體」、「聲音」、「舞台」的不同理解,重新思考、挑戰「表演」一事,逐漸往自己的內在走進、探究,內容轉而表達生命與生活中關心的議題。2007年萬芳編、導、演、唱《萬芳的房間劇場》,透過文字、音樂、肢體書寫她關注的事物,構築女性私密的對話空間,並於次年出版第一張個人劇場形式的現場演出DVD。2010年首度主導製作及創作,發行睽違八年的全新專輯《我們不要傷心了》,獲得極高評價,各家媒體皆推舉為2010年度最佳十大專輯。

亂彈阿翔(台灣)
亂彈樂團主唱,詞曲創作人,配樂製作人
由阿翔擔綱創作的亂彈樂團於1997年推出第一張專輯《希望》,1998年獲得憑此專輯獲得金曲獎最佳演唱團體獎。1999年亂彈又推出了第二張專輯《亂彈》,並於2000年再度榮獲金曲獎最佳演唱團體獎項,其中單曲〈走馬燈〉亦入圍最佳編曲。阿翔在2002年底推出了個人的首張國語大碟《一陣風》, 隨後成立個人獨立品牌「赤腳不辣」,並於七月發行該公司的第一號作品,《亂彈阿翔的電影音樂--鹹豆漿》。 
亂彈阿翔在流行音樂圈中特立獨行地以傳統戲曲與民間走唱的概念,以吉他保存南北管曲式,以唱腔與生活風格標幟民間樂人的風範。現在的亂彈阿翔已脫離主流商業音樂的舞台,自由追逐個人的表演與創作方向。

鍾永豐(台灣)
詩人
鍾永豐來自高雄縣美濃,自青少年時期開始寫詩,接觸文學和音樂。大學畢業後,驚覺到客家農村文化日漸凋零,遂同妹妹秀梅和友人李允斐回到故鄉美濃,以「第七工作站」為基地參與客家鄉土文化扎根以及「反水庫運動」組織工作,並籌組「美濃愛鄉協進會」。1994年赴美取得社會學碩士學位,回國後又陸續加入協助多個社區及環保運動。1999年開始與客家歌手林生祥合作,籌寫及獨立發行《我就等來唱山歌》專輯。隨後在高雄、台南、嘉義和行政院任職多項公職,期間並未中斷詩詞寫作,後續完成了《菊花夜行軍》、《臨暗》、《種樹》、《野生》、《大地書房》等專輯,並多次獲頒金曲獎最佳樂團、最佳作詞人獎。
鍾永豐被美國學者/音樂評論Andrew Jones喻為「華人最好的作詞人」。

林生祥(台灣)

音樂創作人
林生祥出生於高雄美濃竹頭腳庄頭,八音、嗩吶等傳統音樂是他深刻的音樂記憶。1994年,和他的樂團「觀子音樂坑」投入聲援家鄉反水庫運動的行列。1998年,林生祥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合辦「過庄尋柳」、「遊蕩美麗島」演唱會後,開始嚴肅地思考音樂的社會文化意義,而後決定回鄉,這也是他往後音樂生命歷程的重要起點。走過反水庫的交工時期,以及與各界樂手合作碰撞的時期,林生祥的創作廣度不斷跨越,濃度也持續增加。但他的關懷主題卻始終圍繞著土地與農民──既是他的起點,也是他的養分。陸續與作詞者鍾永豐供同創作《臨暗》、《種樹》、《野生》、《大地書房》等專輯,屢屢獲得台灣、中國音樂獎的肯定。

大竹研(日本)
跨界樂人,音樂創作人
大竹研熟悉爵士音樂,同時也擅長分析、演繹各類樂種的旋律。曾與沖繩的三弦樂手平安隆合作,目前則為林生祥固定的合作夥伴。在面對不同於自身生命歷程的異文化時,大竹研認為不斷地相互溝通與傾聽,是靠近作品核心的唯一途徑。不論是沖繩舞蹈音樂,抑或台灣客家八音,在了解對方音樂作品背後深層的文化意涵之後,不斷地嘗試各種演奏方式與情緒,因此他總想像他的吉他可以是各種弦樂器、打擊樂器,甚至是人聲。以豐富的想像力去彈奏吉他,是他與各種不同音樂類型成功合作的祕訣之一。 
歷經不同階段的學習與合作演奏過程後,大竹研發現自己的音樂性格偏愛高度的互動性,即一種非個人式的表演形態,在與對方相互理解之後,採自由且即興的方式互動,徹底地讓彼此沈浸在音符帶來的愉悅與感動裡。2010年錄製了第一張創作專輯《I Must Have Been There 似曾至此》。

謝杰廷(台灣)
跨界樂人,音樂創作人
謝杰廷集創作編曲研究為一身的全才,悠游音樂美術建築多種藝術領域,汲取古典發展自我,呈現現代音樂多樣樂風 。曾於台北電影節、台北詩歌節、流浪之歌音樂節演出;2008 年創作演出「顧爾德計畫」、2009 年創作演出「凝視不在」,試圖結合劇場、聲音、影像與音樂;曾與日本他手大竹研(Ohtake Ken)合作「聽見銀幕時代」,為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的默片現場即興演奏配樂;也曾與歌手萬芳、琵琶演奏家鍾玉鳳合作演出。2010與舞者周書毅供同策劃、演出「詩剝裂」, 在閱讀、書寫、對話的過程裡,將先以展覽、後以劇場,詮釋這靜默無語的記憶 。

吳金黛(台灣)
音樂製作人
吳金黛赴美國楊百翰大學專攻錄音技術後,返台進入風潮唱片,製作《森林狂想曲》、《我的海洋》、《最近的天堂》等多張知名大自然系列專輯,引領「聆聽大自然聲音」的潮流。2001年以《我的海洋》專輯獲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類最佳製作人獎。2002年與陶笛阿志合作,製作的第一張陶笛專輯《陶笛奇遇記》,隨即在台引爆一股陶笛學習風潮。2003年的《拍鑼兼摃鼓》獲得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獎。近期所製作的原舞者系列專輯《牽INA的手》,以及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系列專輯《蒙古長調》,分別獲得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獎與最佳製作人獎。2009年為十鼓擊樂團所製作的《鼓之島》專輯,入圍第52屆美國葛萊美最佳傳統世界音樂獎。

Nityalila Saulo(菲律賓)
獨立音樂創作人 
妮提阿里拉.索拉(Nityalila Saulo)是「妮提阿里拉樂團」(Nityalila Band)靈魂人物,成長於印度瑜珈文化,經常於創作中探索血統、起源,以及生命的意義,曲風則受到古印度及菲律賓音樂傳統的雙重洗禮。音樂之外,她也擅長繪畫,作品中融合了人權、環境議題等主張。目前是菲律賓樂人為發掘與鼓勵本地創作樂人所成立的組織Bitaw的成員,同時也是為位居世界各角落的菲律賓人提供創意與技術共享平台的Flippyknows創始人與製作人。2007年出版第一張個人專輯,其中重唱了菲律賓最重要的民謠歌者Florante的名曲Ako'y Isang Pinoy。2008年入圍第21屆Awit獎「最佳唱片女歌手演唱獎」。

Ismet Ruchimat(印尼)
作曲家,音樂製作人
伊士曼.盧其馬(Ismet Ruchimat)是印尼森巴巽他樂團(Sambasunda)的團長,同時也是享譽國際的知名作曲家。90年代末他開始進行稱之為「交綜音樂」的計畫,將爪哇甘美朗(Gamelan)、巴厘島甘美朗(Balinese Gamelan)、雅加達流行樂孔蒙(Kromong)、西爪哇的宅蓬(Jaipong),與巴西的森巴(Samba)節奏合為一體。盧其馬所做的實驗並非樂種的速成取樣與拼貼,他特別強調作品的藝術性與成熟蘊釀。巽他森巴樂團自1988年開始的「節奏的巽他」音樂計劃,飆起了印尼跨族群融合樂的風潮,也是將傳統再生最為經典的範例。

Wolfgang Obrecht(德國)
資深音響工程師
Wolfgang Obrecht精攻錄音技術,尤其擅長外景同步錄音(location recording),於慕尼黑創辦Ton-Studio錄音室,曾參與製作林生祥《種樹》、《野生》、《大地書房》,雲力思《Ga-ga》羅思容《每日》、烏仁娜《生命》等專輯。

鍾適芳(台灣)
本院教授,本案計畫主持人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專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大大樹音樂圖像負責人、「流浪之歌音樂節」和「女歌節」創辦暨策展人。曾擔任檳榔兄弟、Catherine Delasalle、林生祥、鍾永豐、雲力思、羅思容等樂人的專輯製作,也是將交工樂隊、林生祥與樂團、檳榔兄弟、雲力思、鍾玉鳳等台灣創作樂人/樂團,推往國際專業音樂舞台的重要推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