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12/29 NCCU POP之夜~有音嚷嚷 Guest Musician~亂彈阿翔


 時間:20:00~22:00
地點:和平東路三段77 Bobwundaye
入場:100 不摻水雞尾酒一杯

Guest Musician~亂彈阿翔
2011金馬獎電影原創歌曲得主,用嗓音潑灑靈魂的真Rocker,在Bobwundaye與我們一起散發熱力。

張易婷


1,(詞/曲:張易婷)以情歌的方式表達對簡體字的控訴
2,鐘響之前(詞/曲:張易婷)在褪下制服之後,你還能想起多少當年的熱血?未來,又該怎麼面對?

我想說~謝謝Bobwundaye給了我第一個舞台,以後要繼續尋找自己的新舞台。


陳立唐

1,就是一見鍾情(詞/曲:陳立唐)走在路上,有時候會突然被迎面而過的女生吸引住;想要認識她,可是太害羞所以什麼都不敢說。這是個什麼樣的心情呢?
2,最後一首給妳的歌(詞/曲:陳立唐)從認識、瞹昧、交往、到離開。沒有誇張的情節,只有深刻的回憶,和逐漸磨損的情愫。或許,這就是最好的結束。



我想說12月份真棒,整座城市都洋溢著使人歡笑的聖誕氣氛,以及讓人期待的跨年活動。不過,我想更重要的,是能夠有個機會靜靜地回顧和反省。
雖然有些目標並未完成,但也額外做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好像繞了一點遠路,但正是這些「多出來」的事情,讓我稍微更認識自己,也對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充滿信心和期待。
今年最後一場表演,希望大家喜歡。往後的日子,也請多多支持。

邱亮鈞

1,新童話 (詞曲唱:邱亮鈞)
16世紀,故事的開始。隨著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的腳步,世界一步一步被打開。而這,會是個美妙的開端嗎?
2,舞孃 (:陳鎮川 :Miriam Nervo/Liv Nervo/Greg Kursten 原唱:蔡依林)
希望在音樂的路上,我們都能保有舞孃的精神,成為地才!








王儀婷


1,漂流木(詞/曲:王儀婷)
 一首有些悲傷的原住民情歌,目的是希望大家能關注台東的BOT
2,嫉妒    (詞曲/:陳綺貞
 輕輕柔柔帶點淡淡哀傷的情歌 配著微醺的情緒剛剛好








姚璇辰


/曲:姚璇辰

1,想念 好想對你
2,愛上他
3,怎麼放下你走
4,或許
5,來不及
6,呢喃






盧怡安










莊凱程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大師講堂系列五—安德魯.瓊斯 Andrew F. Jones


大師講堂最後一場,邀請到來自美國、熟稔中國文化的重要學者 Andrew F. Jones。其著作《留聲中國》是研究中國流行音樂文化的重要讀本(可參考: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75370)。這次的講題也相當有趣,是關於中國六零年代將毛語錄中加入流行音樂的流行歌曲形式。2011即將結束的前夕,來參加這場精彩的講談吧!


透過聯合報名系統報名者優先入場:http://moltke.cc.nccu.edu.tw/Registration/registration.do?action=conferenceInfo&conferenceID=X04159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12/22 NCCU POP之夜~有音嚷嚷


 時間:20:30~22:30
地點:Bobwundaye (和平東路三段77)
入場:100  不摻水雞尾酒一杯

圖為Wolfgang參與的樂團Piazza Grande,左一是Wolfgang

Guest musicianWolfgang ObrechtGermany

Wolfgang Obrecht,資深音響工程師,尤其擅長外景同步錄音(location recording),於慕尼黑創辦Ton-Studio錄音室,同時也是自由不羈的手風琴手,並組樂團Piazza Grande。這次他會帶來什麼瘋狂手風琴樂音嗎?

本週嚷嚷~





*盧怡安
關於我:剛過25歲生日,陸續收到幾份女人味十足的禮物,暗示性十足!?
也是,不甘一直原地踏步,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她要在音樂創作上不斷突破,蛻變成一種新的美麗!

我的歌
1.〈ㄇㄢ好的〉
2.On the Way
3.〈下一站〉
4.〈太喧嘩〉

談戀愛的時候,對一個人的旅行感到五味雜陳,多麼希望身邊有他,卻只能說服自己這樣的孤單也ㄇㄢ好的;等到恢復單身後,真的有機會徹徹底底一個人出遠門之後,慢慢開始學習如何享受途中的點點滴滴,讓新的旋律進駐,嘗試與孤單和平共處。這個時候,依然希望身邊座位有個人,能夠共同感受,再一起前往下一站。但這個位置不再專屬於誰,只要是我愛的人都請坐;遠行後甫歸返時,常常在一個人的旅行中,同時裝進了兩地的風景,兩種思念,我在之間游移拉扯,只能繼續用旅 行撫平我太喧嘩的心。

5.〈發光的日子〉
6.〈稻草人〉

這一陣子參加街頭藝人考試以及拍攝嘉義短片有感。
我們的生活裡,身邊其實有許多默默無名的勞動者,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方式過著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那樣的踏實與認真,即使目的只是為了維持溫飽,也同樣令人敬佩!


*姚璇辰

關於我
一個不懂音樂卻對音樂懷抱著理想的青年
跳著節奏強烈的街舞卻寫著輕輕柔柔的情歌
好不搭嗎?好反差嗎?但這就是我!
我要用我的音樂,讓你們認識不一樣的我。

我的歌
1.或許
2.呢喃
3.來不及






*陳立唐




關於我一年又要結束了。到底又做了些什麼事呢?雖然不想一直感到困惑或苦惱,但也許這都是讓人持續創作的能量。同樣的,寫出好聽的歌,是件很開心、也很幸福的事,而我一直為了這樣既簡單又困難目標,不斷不斷地努力。最後,我的核心價值是成長與貢獻。當然,這句話似乎有點離題了。

我的歌:
1. 逃脫
2. 我一直不喝咖啡
3. 最後一首給妳的歌
4. (隱藏曲目,期望能夠出現)


*陳威霖






關於我:關於我:五音不全且相貌不佳,未受過專業訓練,但熱愛並持續創作音樂,不僅記錄幹譙生活大小事,也嘗試將家族、土地、歷史、記憶作為創作主題,讓音樂不單是玩玩,也是對於人、人生的思索。

我的歌:
1. 走路拳頭師
2. If I were something else to uou
3. Nexus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大師講堂系列四—迪克.方登 Dick Fontaine



關於Dick Fontaine
英國最重要的紀錄片導演之一,1960年代至今紀錄片、實驗影像及商業性作品超過四十部,題材多元,涵括社會議題與音樂等。1993年起開始從事電影教育工作,他以導演身分,透過教學,不斷積極參與開電影的新發展。為英國頗富盛名的國家電影電視學校(National Film and TV School)創辦人之一,目前擔任其紀錄片研究系所的所長。

Fontaine的影像風格大膽前衛,擅長融合紀實與虛構手法,遊走在紀錄片的邊緣。另方面,視覺語言流暢生動,富含故事性,讓他的影片更為引人入勝,深獲共鳴。過去曾為音樂家的方登製作許多音樂影片,透過音樂來探索文化。他曾合作的對象包括貝蒂卡特(Betty Carter),約翰凱奇(John Cage)、強尼.羅頓( Johnny Rotten)、桑尼羅林斯(Sonny Rollins)、歐奈.柯爾曼(Ornette Coleman)等。影片《爵士使者》(The Jazz Messenger)曾獲得多項獎座,並曾在美國院線放映,且他是第一位紀錄嘻哈音樂的導演,《嘻哈歷史》為其最重要代表作之一。

 更多關於Dick Fontaine的介紹:http://www.wretch.cc/blog/shihlun/3099054

文章 【一位左翼紀錄片導演的每日戰鬥(郭力昕)】:



聯合報名系統:http://moltke.cc.nccu.edu.tw/Registration/registration.do?action=conferenceInfo&conferenceID=X04158(透過本系統報名者優先入場)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策展人Bernhard Hanneken三場公開演講題目與摘要


12  / 15 (四) 19:00-21:00
題目:World Music – Global Roots or Only Global Pop
            世界音樂到底是什麼?世界的傳統根源還是全球的流行之聲?

主持:鍾適芳
地點:舜文大講堂

1987. It is a hot summer night in a backroom of a London pub. A handful of music enthusiasts are putting their hands together to discuss how to promote better the various traditional musics from around the globe. Folk seems to be out, but this music is neither pop nor alternative rock nor jazz nor classic. A label is needed, a rider for the record shops. Several terms are discussed. Ultimately there are two left: Global Beat and World Music. The majority opts for the latter. So World Music it is, since then in all countries of the world – bare one, France, who refuse to use the English term and call this music Musiques du monde – Musics of the World. But as soon as the word is out, an argument starts what this music really is. Is it the traditional music from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orld? Is only fusion music the real world music? Is it a kind of western pop spiced with ethnic ingredients? Would Global Beat have been the better term to describe the music it is promoting? Is the folk music of old part of this world music or not? With the silver jubilee of this third incarnation of the term “world music” coming up – history has already seen two world musics, one in the 1900s and the second in the 1950s – it is time to strike a balance: Where does this so-called “world music” stand today? And where is it going – or could it be going – in the years to come?

12  / 21 (三) 15:10-18:00
題目:We Shall Overcome 
           – The Folk Movement in 1960’s USA and the Folk Revival in Europe 1950-2000
我們必勝1960年代美國民歌運動與歐洲1950年至2000年間的民歌復興

主持:鍾適芳老師
地點:大勇樓401教室

It was the time post-Elvis and pre-Beatles, and post-McCarthy but during the Kennedy presidency.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long while, certainly in the 20th Century, folk music was not only the everyday music of the people at dances and around campfires, but jumping high in the pop charts – and also socially relevant. It started in 1958 and lasted until 1964/1965. Although American folk music is the music of the white people, it joined hands with the re-discovery of traditional blues musicians long believed dead. And it created the soundtrack to political activities of the day, the CND movement (Campaign for Nuclear Disarmament), the Marches on Washington with their support of the rights of blacks and women in theUSA. The Irish Community along the West Coast contributed with a repertoire of rebel songs from their traditional repertoire, long forgotten in their native Ireland but now suddenly being rediscovered by the folks on the Green Island. Young people in England discovered that traditional music is not the foster child of the music but actually a contemporary music form, and from there, the wave crossed Europe like a tsunami. In the 1970s, a European folk revival was going on that excited young people in Sweden and Spain, Germany and France, and even reached out behind the Iron Curtain to Hungary. In some countries, Germany for instance, it again sang a political note when accompanying activiti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the emancipation of women. And although the movement was drowned out by the sounds of the world music scene –to which it started to develop a special love/hate relationship – after 1990, the music is still going strong and even ignites new revivals (as for instance lately in Belgium or in several regions of Spain).

12 /  23 (五) 10:10-12:00
題目:They called for workers, but humans came
           --Multiculturalism in Germany anno 2011
         他們只要勞動力,但來的是「人」 2011年德國的多元文化與移民政策

主持:王雅萍老師
地點:資訊大樓140105教室

A few weeks ago, Germany celebrated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arrival of the first Turkish immigrant worker. But how has Germany treated these workers, their families and their cultural values in these 50 years. “They called for workers – but humans came”, this bitter comment by Swiss author Max Frisch could still serve as the headline for the ongoing debate how to deal with the immigrants. In 2010,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declared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ism dead – one year later, she regards it as a big chance for Germany’s future.

In his talk, Bernhard Hanneken will outline the concepts of multiculturalism, transculturalism, and interculturalism, he will explain how the current German buzzword “Migrationshintergrund” (migration background) came about, and he will shed a light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bate about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Islamic head scarves and mosques, the chances o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life in present-day Germany.



100學年第二學期招生說明


致所有關心大眾文化與流行音樂課程者,或想報名的學員們:

第二學期招生簡章已出爐!含課程內容、授課時數、備審資料、注意事項等說明。

非常抱歉,由於行政程序關係,費用及報名方法我們將稍候附上,請各位耐心等候。師資陣容也將於本週內補充上來,敬請期待!

強烈建議:先參考課程介紹中的「備審資料」與「注意事項」,準備好該準備的資料,待課程一開放報名,就可以直接投遞囉!

若還有任何問題請來信:popnccu@gmail.com,或致電:02-2938-7435,我們會儘快回覆您,謝謝!

詳情請參考:第二學期招生簡章(課程介紹)


12/15 NCCU POP之夜~有音嚷嚷



時間:20:00~22:00
地點:Bobwundaye (和平東路三段77)
入場:100  不摻水雞尾酒一杯

Guest Musicians~David Chen & Conor Prunty



演出者:

*陳宇潔

關於我 對音樂充滿熱情,卻不會表達情緒,是個懶惰的人,卻可以做音樂做到三更半夜,目標是讓台下的觀眾被我的作品感動。

我的歌
1,Never Been Over (/曲:陳宇潔)
始終對一段感情放不下,但卻更希望對方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所以承諾對方永遠的陪伴和友誼,藏起自己的感情。

2,Want Me To Be  (詞曲:蕭卲樺)
在旅程中回想起故鄉發生過的一切,一些不公平的事、一些令人難過的事,希望在旅程結束後可以解脫。

3,I Shall Believe(原唱:Sheryl Crow
遇到困鏡的時候,難免會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但總會有個人或是有件事會讓我們想通,再次的相信自己。



*張易婷

關於我~認真看世界,認真生活。用音樂可以讓自己更坦承一些。這條路上我才剛開始,但會努力走下去。

我的歌
1,失眠  (詞/王儀婷   /蕭邵樺)
這是一首關於徬徨的歌,夜半時分,突然看清成長是一條長長寂寞的路。

2,鐘響之前(詞/曲:張易婷)
在褪下制服之後,你還能想起多少當年的熱血?未來,又該怎麼面對?別忘了,當時的畫面。



*邱亮鈞

關於我~不會彈鋼琴、吉他也彈得爛爛的,但是個正值青春期且熱愛音樂、唱歌的雄性動物。雖然身高一百八,但擅長的是輕快童真、具有少女情懷(?!)的曲風。喜歡在舞台上活蹦亂跳,希望台下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18歲的活力!

我的歌
1,時差(詞/曲:張易婷)

是一種生理上的無奈,也勾起很多心理上的無奈。那麼就,詼諧、坦染地看待吧。

2,想念  (詞:李庭安   :邱亮鈞
這首歌雖然不是很成熟
但是對我具有獨特的意義
牽繫著36顆心
它,是我的高中班歌,是我的回憶。

3,颱風夜       (詞/:邱亮鈞)
一個颱風夜裡,我的心情平靜如止水
我,寫了主歌
一個靜謐的夜裡,我的內心波濤四起
我,寫了副歌
這首歌,是天氣上的颱風與心境上的颱風交織成的


*蕭邵樺

關於我~
人家都說我有病,可是我其實很正常。
人家都說我很無情,因為我習慣壓抑。
但無所謂啦! 沒什麼好說的,該說的都由音樂來說吧!
音樂對我來說是毒品 我需要不斷得注入才能獲得解脫

我的歌~
1,黑色皮箱       (/   陳宇潔)
這是一首描寫心愛的人要出國念書、追求夢想的歌曲。歌詞中的黑色皮箱就象徵著自己心愛的人,這首歌就是在做最後的道別和叮嚀,希望對方在異鄉不要忘了自己原本的樣子,也同時在表達不想回憶過去的心情。

2,Want Me To Be (/曲蕭邵樺)
在旅行的途中,想起自己當初是為了忘記他而來旅行的……

3,crashed plane   (/曲蕭邵樺)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人
但這些人總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
出國、離職、分手、死亡等,都是結束的開始
但每次總要等到失去後才會開始審視當我們還擁有彼此的時候
是不是真的有去珍惜那每一分每一秒......



*王儀婷

關於我~
天馬行空的19歲女生,喜歡彈吉他,喜歡唱歌,覺得音樂就是和別人分享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想用歌聲去說故事、去感動許許多多的人
我的歌~
1,回家的心情      (/王儀婷  /邱亮鈞)  
一段旅行可以簡單地開始,也可以簡單地結束。
就是這樣,用簡單的旋律,表達回家的心情。

2,潭南之花 (詞/ 王儀婷)
寫給潭南國小的小朋友,像花一樣的成長。


Guest Musicians~

David Chen Conor Prunty

來自Muddy Basin Ramblers的兩位藍調高手,用音樂將我們拎回黑膠的時光,慢慢轉。